煙臺今語|城市文明莫因小利失大義
馬路市場,事關城市文明。本報“煙臺民意通”記者報道,芝罘區向陽街道阜新街被賣菜攤販占據,每天早上出行成了難題,存在極大安全隱患;新橋西路馬路市場又開始反彈,特別是周末的早晨5點鐘到中午,這里的路邊和人行道上就被琳瑯滿目的舊貨占滿,占用道路二三百米長,經過的市民和車輛舉步維艱,造成交通堵塞。最終兩者都得到了治理,馬路市場也真正還路于民。
“馬路市場”是老話題,但常議常新。這道另類“風景”,既有損市容又影響市民日常生活,不僅擠占城市公共道路資源,更帶來了破壞城市市容和經營秩序的弊端,違章占道經營所引發的交通、環境等問題,一直是居民反映比較強烈的問題。因屢禁不止而飽受市民詬病的占道經營“痼疾”,一旦成為了文明交通秩序的“硬傷”,就必然嚴重折損城市“顏值”。有的“馬路市場”欣欣然“張開了眼”,熙熙攘攘景象呈現出來的“繁榮”,是建立在將政策和規定束之高閣的基礎之上,這既有違煙臺整座城市對文明管理的呼喚,也是對正規入廳市場的恣意破壞。
如何處理好馬路市場,折射著城市文明和管理智慧。當然,整治絕非簡單罰款、收東西那么簡單,既需要疏堵并施,更需要群策群力用文明方式。面對許多市民繞過大市場而選擇馬路市場的現象,需要相關部門能夠從管理上疏導結合,從智慧上積極面對。我市的城管部門根據每個街道辦事處居民提出的需求,選擇適當地點辟設便民臨商市場,在不影響交通和安全的情況下,將移動游商集中規范和管理,這就體現了接地氣的管理藝術,值得有效“復制”。
城市文明,不能因小利而失大義。治理馬路市場,辦法總比困難多。只要多部門協作多管齊下,只要多用文明的方式捍衛文明,馬路市場現象一定會得到有效整治。當然,文明城市榮譽的維護,并不能靠一句話達到,既需要相關部門通力協作,更需要市民理解并支持,一起配合,共同維護。